黑与白的艺术-木刻版画
创作
类别:创作
类型:科学
费用:8
年龄:10-12
地址:葫芦岛新台门九年一贯制学校
时间:2023-09-01

展示和分享

01c9645d3a6ebaa8012187f422a060.jpg

除特别声明外,活动分享和方案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
活动方案设计

核心问题:

版画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艺术创作形式,怎样来创作一幅版画呢?

预期产品:创作版画
关键词语:版画 鲁迅
时间规划:2周

----------------活动方案--------------

(活动框架)

一、欣赏版画

二、版画是什么画

三、中国版画在近现代的发展

四、牛刀初试锋芒

五、木刻的魔力

六、去拜访版画大师

七、自由创作一幅版画

活动方案设计(deepseek)

🐝 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  

主题: “版画密码——从传统技艺到数字时代的艺术对话”  

适用年级: 小学高年级(5-6年级)  

活动时长: 10课时(跨学科项目式学习)  


---


🐝 一、活动目标与核心素养对应  

| 核心素养           | 对应目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| 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 | 感知版画艺术的形式美,体验创作过程,表达个人情感与创意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文化理解与传承     | 理解中国版画的历史文化价值,增强文化认同感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 | 探索版画与数学、科技(如二进制、二维码)的关联,培养跨学科思维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| 通过动手制作版画,锻炼工具使用能力、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
---


🐝 二、活动流程设计  

🐝 驱动性问题  

“如何用版画艺术连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?”  


---


🐝 活动阶段与学科整合  



| 1. 探秘:版画初印象

 | - 欣赏中外经典版画(如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)<br>- AI互动解析版画线条、色彩与构图逻辑 

| 美术、历史、信息技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| 审美感知、文化理解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2. 解码:版画是什么 

| - 视频+AI讲解版画分类(木刻、铜版、丝网版)<br>- 实验:对比版画与普通绘画的印刷差异 

| 美术、物理(压力与印刷原理)            | 科学探究、分析比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3. 寻根:中国版画之路 | - 小组研究:近现代版画与革命宣传(如延安木刻)<br>- 模拟“版画策展人”,设计主题展览海报 | 历史、语文、德育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文化传承、社会责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4. 体验:简易版画工坊 | - 用橡皮章或KT板制作“姓名印章”<br>- 尝试单色印刷与套色印刷(数学:比例与定位) | 美术、数学(空间定位)、劳动教育        | 实践操作、精细动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5. 揭秘:木刻的魔力 | - 观察年画木刻版,分析刀法纹理<br>- 实验:不同木材硬度对雕刻效果的影响(科学记录) | 美术、科学(材料属性)、传统文化        | 科学思维、工匠精神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6. 对话:版画大师   | - 视频连线版画艺术家,提问创作故事<br>- 撰写访谈报告(语文:记叙文写作)       | 美术、语文、信息技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职业认知、语言表达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7. 创变:版画+数字时代 | - 用编程软件设计“像素版画”(模拟木刻效果)<br>- 生成版画风格二维码(链接作品故事) | 信息技术、数学(二进制逻辑)、美术       | 创新思维、科技应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 8. 成果:版画密码展 | - 举办班级版画展览(实物+数字作品)<br>- 观众扫码获取“艺术家解说”(语文:口语交际) | 跨学科综合展示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自信表达、成果共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
---


🐝 三、教育价值与意义  

1. 学科深度融合  

   - 美术+历史:通过版画发展史理解艺术与社会变革的关系;  

   - 数学+信息技术:用二进制逻辑解构版画线条,设计数字版画;  

   - 语文+德育:在访谈与策展中培养语言表达与文化责任感。  


2. 核心素养进阶  

   - 从“动手做”到“动脑创”:通过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对比,激发创新意识;  

   - 从“个体创作”到“社会链接”:展览活动强化公共分享意识,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。  


3. 现实问题解决能力  

   - 在套色印刷中学习误差修正(数学定位),在木刻实验中优化工具使用(工程思维),培养“试错-改进”的科学态度。  


🐝 四、评价设计  

- 过程性评价:记录《版画探究手册》(包含实验记录、访谈心得、设计草图);  

- 表现性评价:小组策展方案、数字版画作品的创意性与技术完成度;  

- 总结性评价:展览观众反馈(扫码留言)、个人反思报告。  



🐝 设计亮点  

- 科技赋能传统:用二维码链接版画的“过去与现在”,让小学生直观感受艺术与科技的共生;  

- 情感与理性并重:既通过木刻刀法体验工匠精神,又通过二进制解码培养逻辑思维,实现“手脑共生”。  


✨ 活动寄语:  

版画不仅是刀与木的对话,更是历史、科学与艺术的交响。愿孩子们在这场“跨时空密码”中,找到属于未来的文化表达方式!




课程列表

资源和工具

资源列表

评论 (0)

我们
2016-2025开动网